我覺得認識自己是一個必須的過程,
而且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。
在這過程當中你需要面對很多很多自己不敢面對的事情,
甚至被別人點出來還會想攻擊對方的那種因為害怕面對,
所以想保護自己的恐懼。
認識身邊很多厲害的人,
從他們自我要求和自我了解的過程中,
我知道他們為什麼比別人傑出。
不說成功,
是因為對他們而言成功還有段距離,
他們覺得自己才開始而已,
但老實說他們至少比我成功太多了。
念行銷學的時候,
一開始提到了一個觀念,
需要(Needs)與欲望(Wants)。
剛好和我前陣子讀完的”快樂學”提到相似的概念。
我先解釋一下,
”快樂學”應該對我來說是去書店逛一百次都不會買的書,
畢竟書店裡有著滿坑滿谷”如何快樂的書”,
似乎透露著現代人的不快樂以及隨便一個作者都可以說快樂的現象。
這本書是天下雜誌的贈品,
它被擺在我的書櫃上只能散發出新書的香味卻不被翻閱。
直到有一次讀Vogue的一篇和Jolin有關的報導,
說道她在採訪的空閒之餘在閱讀”快樂學”這本書,
才引起了我看它的動機。
說真的Jolin其實在我心目中是一個很有深度有想法的芭樂女歌手。
翻開前幾頁就被問倒了,
快樂是一種技巧嗎?
在書中提到”享樂與快樂”的差別。
享樂是依賴某種情境產生的,
一但那種情境因素重複了,
就會覺得枯燥,
甚至令人反胃,
消失了就會不快樂,
所以享樂是很容易幻滅的。
快樂與享樂不同的是,
不用依賴情境也不會不快樂,
而是能在經驗中持續成長,
是一種長期穩定的滿足感。
世界上最可怕的人,
就是沉浸在短暫的享樂之中,
不知道自己要甚麼的人。
但那也可以說是一種成功吧!
成功的將自己的生活完全混亂,
像陳水扁囉,
我猜他應該也答不出來他到底要那麼多錢幹嘛?
說那些話的用意是甚麼?
在感情世界中的男男女女,
有習慣性劈腿的人,
每次的不是故意又表示甚麼?
甚至是一直說要減肥還狂吃的胖子,
或每年都要來個兩三次的土石流……..等,
總之有太多例子可以解釋,
逃避面對心中醜陋的聲音,
貪圖當下的快樂,
而忽略隨之而來副作用的衝擊。
所以看到一些成功的人或身邊傑出的朋友管理自己的過程,
我想他們應該是分得清清楚,
甚麼是需要?
什麼是慾望?
Po文的時候才發現,
很久沒有在"成長是蛻變的過程"分類寫文章了。
可見我停滯了很久.......
- Sep 24 Wed 2008 00:06
需要還是慾望?